<
t6b2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上上签 > 第32节
    他这话一说,着实让谢放意外。因为护院已经受了严刑,知道凡是关于三姑娘的事定会让韩老爷暴怒。但是为什么护院还要说这种话?

    更何况,如果护院是孩子的父亲,那至少有“把柄”在手,绝不会比他说出这些话来得吃亏。

    谢放眉头微拢,猜不透这护院在想什么,说他是个蠢人,但知道在城内躲藏而没有贸然出去,也不是笨蛋。

    谢放一直都猜他是在城内,但他不想三姑娘回来,想让她在孤山受苦,一世孤寂,以偿还阿卯所受的威胁和痛苦。所以他不曾跟韩老爷提这个想法,一旦护院被抓,事情就是另一个走向了。

    护院好歹身强力壮,这会缓了口气,又道:“那几个人,也不是什么好的,有两个人还是朋友,常跟三姑娘共处一室,玩得实在浪荡,我只是个小人物,三姑娘是看不起我的,大概只是觉得我活儿好,才……”

    “闭嘴!”韩夫人猛地站起身,冲上去就扇了他一耳光,颤声,“我要撕烂你的嘴!”

    谢放越发觉得怪异,这个护院,说的话,不正常,一点都不正常。

    护院高声喊着饶命,声音太大,韩老爷听了更是心烦:“把他押到柴房关着!”

    护院被进来的下人拖出去时,谢放也跟在后面。等他被拖进柴房,谢放进了这小屋,便问道:“谁教你说这些话的?”

    这一问护院当即愣了愣,随即说道:“谁教我说了什么话?”

    谢放冷盯他:“你不是个蠢人,本不该说这些话。”

    护院没有答,哀嚎起自己的伤来,让他给自己拿药。谢放问不出话,见他这个模样,知道一定有蹊跷。

    让护院说这种事,最吃亏的应当是……

    谢放忽地回神,韩嫣?

    他这才想起了什么来,立刻回到前堂,捉了个下人问:“老爷呢?”

    下人答道:“老爷夫人去望青山的尼姑庵了。”

    谢放的眉头再次拧起,果然,那幕后推手的目标,是韩嫣。

    ☆、第三十七章

    望青山地势凶险, 从山下上山,仅剩的一条山道也因常年雨水冲刷而变得坑坑洼洼,破烂不堪, 每一步都走得艰难。

    韩夫人走得气喘吁吁, 眼泪一直在眼眶打转,她想象不到女儿当初是怎么怀着身孕上山的, 还在这山上待了那么久。她越想就越后悔,当时就该拼死拦住, 不让女儿上山。

    韩老爷行了一半路, 就已累得不行, 他也后悔了,就该让人上山把女儿喊下山来,何必自己上去。

    但路已经走了一半, 他也不想多等,便继续上山。

    山下有什么动静,山上的人也察觉到了。

    韩嫣怕有歹人野兽,所以每隔一个时辰就让丫鬟去山边高石远眺, 朝山下看,尤其是那条石阶,要看个仔细。

    这会丫鬟瞧见了人, 浩浩荡荡的,离得太远看不清脸,她心有焦虑,跑回来告诉韩嫣。

    韩嫣在这里待了近一个月, 人清瘦了许多,气色也不似在家中时红润,但卸了红妆,静修多日,人看着干净清秀,眉目也不见了往日的浑浊和戾气。

    丫鬟来说时,她正敲着木鱼,闻声就停了下来,问道:“很多人?”

    “对。”

    韩嫣往外面走,也去了岩石那,丫鬟见她要爬,吓了一跳:“小姐不要上去,危险。”

    韩嫣并不怕,爬上高石往下面看,仍是看不清,但是瞧着那些衣着颜色,还有后头跟的“尾巴”,忽然就猜到是谁来了。

    “是娘亲来了。”

    韩嫣念了一句,没有下去,丫鬟在下面急道:“夫人来看小姐您了,快下来吧。”

    “来了又如何,当初她也是答应了爹,要我来这不毛之地的。”韩嫣怔神说着,有些不愿见母亲。她当时将全部希望寄托在母亲身上,结果她也让她走。

    她走得有多绝望,母亲知不知道?

    韩嫣想着,想得有些痴了。直到丫鬟爬上来劝,她才下去,又道:“告诉他们我不在。”

    丫鬟一心要将她劝下来,满口答应,心中暗暗叫苦,真是个难伺候的主。

    等韩嫣回了屋,她就跑到山门去等。等了半晌,才见到他们上来。她立刻跑过去招呼,跑到前头才发现老爷竟然也来了,她吓了一吓,这才请安。

    韩老爷歇了好一会,才道:“小姐呢?”

    “小……小姐外出了。”

    韩老爷一顿,气道:“又去哪里鬼混了?”

    韩夫人也瞪她:“让你伺候好小姐,你竟让她一个人下山,你倒是留在这里享清福。我非要将你卖给瞎子,卖进窑子去。”

    丫鬟一听,吓得两腿发软,想也没想就将韩嫣出卖了:“小姐在房里,她没有下山,她不愿见老爷夫人,所以才让我撒谎的。”

    韩夫人差点被她气着,韩老爷更是生气:“孽畜!快带路。”

    此时韩嫣正在房中,坐立不安,她几次起身,想去见见爹娘,可刚站起来,又觉得他们还没有原谅自己,就又坐下了。这会她又怕他们真走了,又觉懊恼。

    终于是熬不过,起身要去见他们,这门刚打开,就见父亲怒气冲冲过来,一跟自己的视线对上,就似要吃了自己。她下意识往后退,但父亲的巴掌已至,重重扇在她的脸上。

    韩嫣怔神,不知道为什么父亲要这么做,难道他上山来,就是为了给她一耳光?

    韩夫人见状,差点又哭了:“老爷,您何必这样。”

    韩嫣性子本来就犟,挨了这一巴掌将她盼着见双亲的心思都全斩断了,不由冷笑:“爬了一座山来教训我,父亲真是好心情,打完了,是不是该下山,回您的大宅去了?”

    韩老爷本就觉得她似眼中钉,这些话更是刺得他浑身不舒服:“孽畜!那护院抓回来了,没想到你……没想到你竟如此放荡,不知检点!相好四五人,还与两个男子同房,你……你……”

    饶是他再怎么穿行花丛,但毕竟是自己的女儿,有些话就是说不出口,骂得也断断续续,只差没把自己给憋死。

    韩嫣愕然:“什么四五个相好,什么和两个男子同房……谁说的?那护院?”她愕然得双眼睁大,自己都惊得要说不出话来,“我何时做过这种事,为什么他要污蔑我?”

    韩老爷气道:“他为什么要污蔑你?这对他有什么好处?”

    韩嫣气得全身发抖:“爹,你宁可信一个下人,也不愿信你的女儿?”

    “你做的那些事,让我怎么信你?!”

    怒喝的话像一枚钉子,将韩嫣死死地钉在了地上,几乎晕厥。她颤颤落泪,终于看向母亲,可这一看,就见到了母亲满眼的泪,满含着失望。

    她强撑了半天的身体,终于撑不住,瘫在地上,脑袋也嗡嗡直叫。

    没有人信她,她的父亲不信她,她的母亲也不信她。

    世上的人全都觉得她浪荡到了那种地步。

    这都没有关系,可母亲为什么不信她?

    “这辈子你都别想下山了!死在这山上吧!”

    韩老爷撂下狠话,将不愿离开的韩夫人拽住拖走。韩夫人苦苦求情,但没有任何作用。那些求情的话,晕过去的韩嫣半句也没有听见。

    只是满脑子想着,想着母亲看她的眼神。

    充满了失望。

    她不信她。

    丫鬟安顿好韩嫣后,见她醒来,也怕她责罚自己,小心说道:“奴婢去给您做饭。”

    韩嫣没有应声,她坐在床上,知道双亲下山已久,山上又重归平静,此生怕是再不会有人上山了。

    “这辈子你都别想下山了!死在这山上吧!”

    脑子里不断回响着这句话,折磨着她的脑袋。

    嗡嗡……嗡嗡……

    她的亲生父亲,让她去死。她的母亲,也不要她了。

    丫鬟在厨房里忙活了半天,只是做一道菜,拖了半日。她一点都不想待在这,连个能好好说话的人都没,蚊虫还多,都在她脸上咬出几个红包来了。

    等到了傍晚,实在拖不下去,她才端了饭菜去见韩嫣。在外头敲了门没人应声,她就用脚推门,这门还未完全敞开,就见前面有东西,悬在半空。

    她愣了愣,猛地抬头看去,就看见韩嫣挂在上面,和脖颈的长腰带一起,随风晃荡……

    韩家三姑娘没了。

    听说是侍奉佛祖去了。

    邻里亲朋听见,都来安慰韩老爷韩夫人,韩老爷痛心道:“许是顿悟了,所以做了这种事。”

    本来非议韩嫣的邻里友人,都纷纷觉得惋惜,好似当初的流言蜚语,他们都没有说过。

    韩夫人终日呆坐家中,不理世事,人似乎也变得痴呆。整个韩府,都笼罩在一股奇怪的阴云之下。唯有痴傻了的韩岳,和天真无邪的韩成,还每日拿着风筝在府里欢快地跑着,跳着。

    这其中,阿卯的心思最是复杂。

    虽说三姑娘害过她,但一个活生生的人死在自己的面前,要她高兴,她是高兴不起来的。连桃花也觉得三姑娘死了,像是惩罚过重,夜里和阿卯咬耳朵说道:“你说,三姑娘会不会回韩家来?”

    阿卯听得心乱:“睡吧,别想太多。”

    她要是真的回来,肯定会来找自己。阿卯觉得她才是该怕的那个,就算她不曾做亏心事,但突然跳出一只鬼在你面前,你不怕么?

    她不信,真有人半夜敲门,她定会吓坏。

    许是昨晚有心事,一夜没睡好,晨起时眼睛有些肿。她借了彩月的脂粉来遮掩眼下的黯淡,看着精神些。

    “唇色苍白,也不好看。”

    彩月一说,阿卯干脆点了绛唇。

    唇色点上一抹红,整个人都显得精神起来了。但阿卯转念一想,万一被韩夫人看见,难保她不会生气,便又将唇色抹了,看得桃花觉得可惜。

    现在韩夫人不见人,屋里的丫鬟基本无事可做。韩老爷也知道丫鬟们闲着,但也没将她们撤走,免得别人说他薄情。

    所以阿卯在韩夫人门前站了半日,快到正午时急匆匆去吃了饭,就拿着谢放送给自己的小盒子去找他。

    她人还在途中,就看见了韩易在凉亭那边和下人说话。她离得远,那凉亭又要绕弯路,所以她没打算过去。谁想韩易眼尖,看见了她,招她过去。

    阿卯看了看时辰,再过一刻就到正午了,不过韩易就算是有话说,一刻钟总讲得完的。

    到了凉亭那,韩易就道:“三姑娘的尸身运回来了,但不会回府,会直接送去下葬。”

    刚忘记了的事,又被他提起,阿卯的心又“砰”地惊了惊。韩易又道:“你日后也不必惊怕了。”

    他说这些事,是因为知道阿卯差点死在她手里。但她听了后似乎并没有放轻松,反倒是脸色愈发难看。他突然就察觉到她并没有愉悦,立刻不再说那种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