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6b2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后宫佳丽心悦我 > 第9节
    想着对方毕竟十六七岁,正是最不知天高地厚的时候。谢令鸢二十年什么牛鬼蛇神都见过,耐性还是练就了一身,遂不与对方计较。

    她心里敞亮,韦女官这类得宠之人,无非是称主人心意罢了。她们能说主人不想说的话,做主人不愿躬亲去做的事。所以韦女官的话不可小觑,兴许都是太后心里话。

    她以赤诚的眼神看向太后:“臣妾愿自请协助宗正寺,调查重阳宴刺杀一案,为太后和陛下分忧。”

    韦女官在一旁,又是挑撺起来:“查案?娘娘,这可不是您想当然的。”

    谢令鸢再三被拆台,还连带着在太后面前被抹黑,骨子里的血性也起来了。

    她望向韦女官,扯了个专属一线女星的睥睨之笑,正要以混迹娱乐圈多年的功力教这个女官怎么做人,然而刚张开嘴,胸口却忽然传来一阵绞痛!

    谢令鸢赶紧捂住心口,眼前浮现出了星盘,上面赫然几个大字,缓缓游动:

    “【死不足惜】保护状态——西子捧心。”

    “注曰:古来即是弱有理,千秋万世诚无欺。任尔刚正权责意,逢弱便成恃强人。”

    ……

    什么西子捧心啊!

    谢令鸢一腔怒火!

    ……地捧住了心口。

    这大概是天道对落陷星君的最后一层守护,在声望为负的阶段,不至于作死自己。毕竟这以德为训的古代,示弱就是最强的利器,同情可以被作为道德的准绳而利用,成为弱者的凭恃。

    韦女官自知话说的刻薄,本也不以为意。然而见德妃非但不动怒,反而一脸哀愁地捂着胸口,黛眉似蹙非蹙,双瞳泪盈于睫……

    再想到她伤愈也没几天,忽然余下的话也就说不下去了。

    太后端居上席,不动声色看着这一切——谢令鸢的器量,竟大了不少,可见这孩子懂得深沉了。是好事,宫里不需要真心,不需要才学,智慧才是唯一的生存凭仗。

    太后敛了冰霜之色,淡声问道:“何故。”

    太后肯垂询,说明此事有转圜的余地。谢令鸢知道,这些敏感事少有宫妃插手,即便要管也是皇后最名正言顺,忙按着胸口解释道:

    “能在御前行刺,宫里必然少不了接应,这等隐患深埋于后宫中,非同小可,一旦查出,无论牵连深浅,都是诛族大罪。宫中此刻人人自危,皆有嫌疑,虽宗正寺与大理寺有调查,一内一外,却恐怕不方便深入后宫细微之处。”

    韦女官意外地挑眉,太后也是饶有兴味,静视着她。

    “想到陛下日理万机,却被意图不轨者暗中窥伺,臣妾忧心不已,辗转反侧……”

    谢令鸢不说这个还好,一说起“日理万机”,所有人露出古怪的眼神。谢令鸢这才想起,皇帝酷爱打马球,而太后彻夜未眠的模样,日理万机的恐怕是太后而不是皇帝……她赶紧拿其他话搪塞过去:

    “若说这后宫中,谁最想查出真凶,必是臣妾无疑。毕竟那日行刺之事,臣妾也是受害者。请太后明鉴!”

    说完好半晌没听到回应,谢令鸢只得抬头望了太后一眼,随即被震住。

    何太后正不动声色看着她,深邃的眼神里满是探究。

    谢令鸢赶紧代入自己演过的初入宫时傻白甜女主形象,一脸赤诚纯真。

    “你要如何做?”太后言简意赅。

    “此事不宜声张,以免打草惊蛇。故臣妾不欲明察,而是寻思着暗访。臣妾也想拜访各宫姐妹们,携手家常间,细细地了解每一位姐妹,触及心灵,畅叙旧谊……”

    韦女官嘴角一撇,习惯性想嘲讽,想到德妃方才柔弱哀愁的模样,忍住了。

    只是听德妃的意思,她是要以这么个光明正大的理由,到每位妃嫔那里去拉家常?还畅叙旧谊呢,谁跟你有旧谊可叙?要说旧仇,那倒是有不少,三宫六院一定磨刀霍霍,撸袖子齐上阵。

    所以这是炫耀自己死而复生且晋位呢,还是要打击报复曾经得罪过的妃嫔?嚣张!

    而且还是想来请太后的旨,奉旨嚣张啊!

    然而,何太后平静冷漠,目光在她脸上巡梭片刻,不带什么情绪:“念你一片忠心,允了。无默掌辖宫正司,正协助宗正寺调查此事,之后便听你召遣。”

    话音甫落,韦无默瞬间收起方才的不屑,恭顺谦和道:“奴婢自当尽心尽力,协助德妃娘娘。”说到这里,她眼珠一转,话锋也一转:“只是兹事体大,关乎天家安危,奴婢斗胆建议,定个期限,况且奴婢也要侍奉太后,不能年年月月地跟随德妃呀。”

    这是觉得德妃没本事查不出真相的意思?

    姑娘你一句话拐了十八道弯儿的揭穿我、抹黑我,真的好吗?挑拨离间一把好手啊!

    当然谢令鸢确实没有把握查明真相,只是讨个理由,光明正大走动六宫,倘若其他人有什么多想,便祭出太后这面令旗。

    至于查案,大理寺和宗正寺又不是吃干饭的,一场针对皇帝的刺杀,还能是后宫独立自主搞出来的不成?

    韦无墨咬人的狗亦叫得欢,面上皮笑肉不笑的,声音却恭顺谦和:“军有令状,宫有宫规。德妃娘娘主动请缨查案,固然是给六宫立了榜样,这榜样也该做到底……倘若期限定了,应是成有赏、败有罚。”

    韦氏的话,显然是替太后道出了心底打算。

    历经两朝宫斗风云,何容琛踩着一众妃嫔皇子的尸体,坐上了太后的宝座,自然看得出,谢令鸢主动请缨,乃是有所图。

    熹光透过窗棂,在她的脸上投下一片阴翳,神色难辨。只听她沉声道:“念及你无甚经验,便以半年为期,与宗正寺一暗一明,互通有无。只是若配合不利,叫人质疑了你身为德妃的能力,哀家也难办——必是要罚的。”

    只说罚,却不说怎么罚;越是模棱两可,裁决的权力就越大。谢令鸢暗暗心惊——太后有可能只是斥责一二,也有可能是褫夺德妃封号,甚至可能是赐死……谁知道呢?

    别看太后长得美,从原主的记忆里,她也知道对方喜怒无常,性情暴戾,当初天子十岁初登大宝,顾命大臣恃权而骄,朝堂不稳,是靠着先帝的御前总管、亦是掌印太监的宋逸修出手辅佐,与太后联手平定了朝政。然而兔死狗烹,不过两年,太后为揽权,一言不合便赐死了那位颇有才德之名的大公公。

    更别说其后数年,图一己爽快,故意打压皇帝云云。

    所以,倘若交不了差,这位心狠手辣的太后会如何惩罚她,谢令鸢实在琢磨不出。

    自己这一次兵行险招,也是为了得到声望,迫不得已了。

    好歹目的达成,她行了礼告退,双腿发软地正要迈出隔室,太后忽然又发问了,只是声音很轻:“你先时说,去了西方极乐,可曾,看到过……”

    “啊?”谢令鸢下意识地回头,未听清这没头没尾的一句问话。

    金兽香炉的袅袅青烟,窗棂半遮的熹光,掩住了太后明暗不一的神色。她却没再问了,只挥了挥手,示意德妃退下。

    ……那一瞬间,谢令鸢竟然从太后严厉的脸上,看到了一丝欲言又止。柔软的迟疑,这种神情,和这位冷艳御姐,诡异地调和在了一起。

    她领命退下,跨出正殿大门的时候,天光徐徐沐下,照亮眼前人间,豁然明亮。

    谢令鸢自我开解地想,自己尚算幸运的,至少被误会诈尸、差点烧死时,有个神秘的“仙君”和太后保了她一命。

    念及此,她复又斗志昂然,为了活下去、重回颁奖典礼而努力!

    韦女官走在前方,顿住脚步回过头:“德妃娘娘既已领命,接下来有何吩咐,奴婢自当配合。”

    她绰约站在秋风中,风吹起水绿色的披帛和襦裙,如杨柳依依。眉黛眼黑,樱唇薄巧。可惜了这巴掌大小的锥子脸,搁后世还能去当个网红,于当今世道,却是美而不详的。

    所以这容貌虽然惊艳,却总有十分的刻薄感,那犹如画在脸上的凌厉,让人望而生畏。

    谢令鸢想到今天太后面前,她给自己的难堪——虽说她的态度代表了太后的看法,但谢令鸢若能对此大度得起来,也不至于纵横撕逼场二十年了,她存了点不想让对方痛快的小心思:“本宫接了太后懿旨,便劳烦韦宫令,陪本宫先去宫正司看看吧。”

    宫正司设在掖庭靠北处,离长生殿要走一炷香的功夫,但德妃可以坐舆辇,韦无默却再如何受器重也只是奴婢,不能和德妃平起平坐,只能在舆辇下行走。

    只是德妃的话合情合理,无可挑剔,饶是韦无默少年心气,也不能无理取闹。

    此时已天光大盛,这个时候,无可避免地要遇到去中宫请安回来的诸妃嫔。谢令鸢吩咐尽量抄小路走,她这几日虽被免了向中宫请安,然而大喇喇在宫道上遇到别人,传到皇后耳中,终是不美。

    去宫正司要穿过恩光门,本朝皇宫是以正四方构造坐落于长安北,内宫有十二道宫门,如今秋景正好,小径两旁簌簌地开了各色品种的菊花,长风吹来,裹挟着清淡香气。

    远处花丛中,隐约可见几名穿石青色襦裙的宫女,跟在两位绝色宫妃身后。

    一名额心是梅花妆的雪肤女子,一袭曙红色缠枝梅花的广袖对襟衫,石榴红蔽膝,如此雍容华贵地站在花丛里,人比万千花簇更醒目。

    然而她对面,额心贴芙蓉花钿的美貌女子,虽然衣色更清浅一些,妩媚的容貌却让周遭都黯然失色,那一笑的风情中,额心芙蓉熠熠生辉。

    宫里颜色纹样定身份,一看这两人,就是品阶不低的高位宫妃。

    此时不得不感谢景帝朝那位韦氏太子妃了,多亏她把后宫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戴什么质地的首饰,都心血来潮给定下。谢令鸢看她们的发饰和花钿,再辅以原主记忆,就能迅速辨认出,高个子的那个是贵妃,妩媚的那个是丽妃。

    从宫人那里旁敲侧击圈出来的猜测对象,此刻就在眼前,谢令鸢瞬间双目放光,从舆辇上坐直了身子!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八夫人之首的何贵妃,六宫粉黛无颜色的郑丽妃,无论哪个,都身份贵重,不是她可以随意拜访的对象,要拥抱她们以探测九星,拣日不如撞日。

    谢令鸢挥手叫停,韦无默奇怪她又折腾什么,回头却被德妃娘娘眼中灼人的眸光吓了一跳。

    老天啊,这目光,从前谢令鸢和三宫六院争宠,看到皇帝时,都没有如此炽热,熠熠生辉!虽然看起来是激动,但韦无默更倾向于这是战斗的光芒——刚封了德妃就去找贵妃和丽妃掐架,未免太缺脑了吧?

    然而韦无默这样想着,却只打算冷眼旁观,乐得看笑话。无非就是三条狗互相咬而已,还省了人挑唆。

    便见谢令鸢心急火燎地从舆辇上走下来,捏着兰花步,挽着珍珠披帛,娇声欢笑道:“贵妃姐姐,丽妃妹妹……”

    韦女官惊得下巴落地!

    第十章

    万花丛中,何贵妃与丽妃正不痛不痒地议论着谢令鸢晋封的事情。

    诈尸那夜,何贵妃命人送往各宫的八宝琉璃镜,倒是合了丽妃的眼缘。二人素日面和心不和,如今却因为谢令鸢的意外苏醒,难得地走到一起,一同议论了几句。

    毕竟淑妃少个心眼,贤妃不动声色,八夫人里,能就此事议论的,也只有丽妃了。九嫔那里兴许也不太平,但何贵妃嫌和她们说话掉份儿,端着不搭理。

    丽妃那夜躲去了武修仪的寝殿,结果直至第二日,传来谢令鸢被素处仙君“清悟墨禅”所救,太后一语定乾坤的消息,丽妃气得当场发了火,把体弱多病的武修仪差点吓晕过去。

    “佛主既慈悲为怀,怎的就不将德妃收到座下潜心修行呢!也是利好一桩啊。”丽妃叹气,伸出纤白玉手,掐断一朵开得绚烂的“宝幸唐锦”红菊,水红色花瓣被蹂-躏,落了一地残破。

    何贵妃看她撕扯折腾那朵鲜艳菊花,目光挪向一旁绽放的一品红金菊,也不知是在讽刺谁:“大概是往日敬香不勤吧,妹妹你上次打扮太艳,被大慈恩寺的僧人拒之门外,这浮华的,扰人清修,佛主自然听不见你的心声了。”

    丽妃难得没生气,正要回首一笑,眼珠儿一错,那妩媚笑容就僵在了脸上,仿似糊了一层墙纸,一戳就破。

    贵妃见她此状,顿感不妙。

    她和丽妃正含沙射影地巴望着谢令鸢死,谁料一回头,正主儿竟然就精神焕发地跑来了?

    还欢声笑语的——

    “贵妃姐姐!丽妃妹妹!”

    ……有关于谢令鸢的不睦回忆,瞬间涌上了二人心头。

    按理说谢家良臣,两朝不参与党争,与贵妃、丽妃家族没什么你死我活的纷争,应该是极易相处才是。

    偏偏,谢令鸢要当着帝后的面,弹劾贵妃跋扈、不睦六宫;还在陛下面前指桑骂槐,历数亡国妖姬、暗讽丽妃红颜祸水。

    此刻见她过来,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贵妃和丽妃二人,一个斜眄一个冷笑,新仇旧怨一齐涌上心头。

    二人都下意识地起了戒备心,面上还是端着矜贵微笑,却不动声色绷紧身子,身后的宫女们亦警惕起来,望着来人……

    。

    一阵清早的妖风蓦然吹过,吹起了贵妃的飘飘广袖,吹起了丽妃的丁香长裙,也吹起了谢令鸢的霞色披帛。

    ——八夫人的披帛,皆以珍珠缀尾,垂以流苏。谢令鸢绣着兰花的丝缎披帛,裹挟着劲风,漫天飞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重重扇到了何贵妃的脸上!

    “啪”,还带着响儿。

    何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