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6b2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后宫佳丽心悦我 > 第233节
    。

    内城里,叛军被内外合围,高远济一边指挥杀出重围,一边焦灼等待着南郊的援军和消息。正在此时,他听到了一个女声,自远处城楼上响起。

    ——“高远济,你可知道,京师戍卫是如何进来的吗?”

    ——“因为太后娘娘已从南郊祭天归来,叛臣高邈、刘堰、丰城伯、长宁伯、陇西李氏等……已经伏诛了!”

    闻言,交战的两军有片刻的迟滞,叛军陷入了犹疑,而高远济心中巨震——难道父亲他们,真的兵变失败了?他们真的,再无回天之力了吗?

    他咬牙吼道:“不要听那女人妖言惑众!太后在南郊已死,援军很快来长安帮咱们!”

    ——“你们身为各家族的部曲家兵,为主而战。倘若随主子谋上作乱,待朝廷铲除乱臣贼子后,也必将祸及满门!”

    ——“但若你们肯归降,朝廷可收纳你们为正规军,世袭兵户,祖孙三代免徭役!”

    许以如此重利,不少叛军都更迟疑了。

    他们是家兵,不忠于国,讲究的只是尽忠家主。但归根结底,也是隐于世家庇护之下,免除朝廷徭役赋税,混口饭吃而已。

    如果跟着家主造反,前途未卜,反而把全家性命搭上,谁还愿意?

    韦无默收回扩音号筒,好奇地在手心里拍了拍,头一次对林昭媛生出了点刮目相看的意思。没想到她竟然捣鼓出了这么好用的东西,都抵得上武明贞身边那个叫听音的大嗓门丫鬟了。

    她的任务,就是来动摇军心。方才说的那些话,已经在叛军中形成了不小的涟漪。至于太后究竟是否平安,叛臣究竟是否伏诛——她当然也是不知道的。

    此刻,她站在皇城之上,望着渐渐黑下来的天色,祈祷南郊平安。

    ******************

    南郊,四个时辰前。

    天色阴沉,黑云压城,低矮的云层翻滚着不祥的肃杀气息,圜丘之前,叛军与禁卫军正对峙。

    高邈和长宁伯在等长安城的消息,只待夺下皇城,同朝廷交涉。此刻撕开君子皮囊,他们不必再伪装,都站了出来。

    圜丘后的祭殿,则被禁卫军保护起来。忽然,祭殿的门口,猝不及防钻进来一只大鸟,以狼狈逃窜之势屁滚尿流“飞”进来,落了一地的鸟毛。

    谢令鸢:“……”

    海东青:“……”

    海东青苍茫欲死地瘫在地上,方才它向南郊圜丘飞来时,看到了最外围的叛军。它如此硕大的身形,青天白日飞在上空,简直是活靶子,地面冷箭嗖嗖就跟过来了,吓得它抱头鸟蹿,看到一扇窗户就钻了进来。

    ……然后就看到了曾把它当腊肉吊的德妃,真是热泪盈眶。

    比起外面要射死它的坏人,德妃只是缺德,把它吊打而已,坏得还有救。于是它向“坏得有救”的谢令鸢,扑腾过来。

    谢令鸢从它爪子上拿出信筒,展开看了两眼:“宫里传来消息了!”

    却不是什么好消息。不知道何贵妃她们能撑住几时,她有些忧心。

    何容琛接过信,这时天色将午,得知长安城内状况后,她便将家眷写来的家书传给大臣,以稳住臣心。

    数日前,她在准备动手前,将何道庚召入长生殿密谈,整整一个下午,长生殿门禁闭。

    何家从三处驻军屯所,分别秘密调兵。为了避免引人注目,没有走官道。如今征调的兵力,已经在南郊外集结。

    不知何时,天上飘起了牛毛雨丝,仿佛朦胧了人间的一切虚伪、冷酷、狡诈,又仿佛是经年后宿命轮回的哀泣。

    何容琛走出祭殿,与沿下的叛臣遥遥对视。

    这么多年了,高邈、长宁伯、丰城伯等桂党一系,终于露出了歇斯底里的一面。他们眼中的光是穷途末路,他们举着的刀是断港绝潢。

    谢令鸢站在她身侧,知道何容琛要动手了。黑云之下,是无边际的沉沉对峙的士兵,空气中仿佛随时擦出火花,随即轰炸出火海。此刻,谢令鸢忽然有点想念一个人。

    想念那一抹若有若无的清香,想念他不动声色给予的依靠。那人虽安静少言,却总能让人感到安心,永远不会害怕,仿佛任何事在他面前,都可以化作光明和生机,令人觉得蓬勃希望。

    她收回心思,将星力暗自调动起来,保护何容琛和沿下众臣。

    沉沉阴霾下,何容琛同叛臣对视,毫无退缩。她扬声,洪亮气势如贯天地:“兵部尚书高邈、御史台谏议大夫刘堰、长宁伯晁彦、丰城伯朱琳……”

    她一口气点了三十多个名字,涉及十多个大小世家,听得群臣心惊,暗暗竖起耳朵。

    “……犯上作乱,先有景祐正月之祸,勾结西魏、嫁祸旁人;

    再有勾结后妃、扰乱宫闱,毒杀皇子、陷害妃嫔;

    后有延祚互市之乱,妨碍边境、以致两国反目——”

    文武群臣倒吸一口凉气。

    听到什么了不得的真相了!

    轰然一道惊雷,自天际划破,白光闪电猛地照亮人间,照出魑魅魍魉之形,照出丑陋罪恶之影!

    仿佛是神明显灵,以震怒昭告浩浩天下,以雷鸣捍卫人间正序。

    何容琛在雷鸣电闪下,岿然不动,身形巍巍立于圜丘神坛前,神色冷凝。

    “如此行径,罪大恶极,就地伏诛亦不为过!今时今日,哀家特意候着,就在皇皇帝天面前,请列祖列宗开眼看看——

    陛下亲征前托付重任,何容琛、谢令鸢两位监国在此,为江山社稷,为天下万民,讨回这个公道!”

    谢令鸢也倒吸了一口凉气。

    她一边配合太后,炸了道响雷,营造气氛;一边心中惊愕——

    杨犒的案子还压在大理寺,他伯父谢节还在审,案宗并未上报,何太后如何知晓的?

    她究竟知道了有多久?谋划这一日,又谋划了有多久?自己竟从未瞅出端倪!

    太后在圜丘祭殿前,如此神圣肃穆之地,说出她们两个人的名字,是因为什么?

    而文武群臣,则更多是震撼,他们久经政局跌宕,见任何事都早已不为怪,然而想想自先帝年间至今的国之乱势,却又油然升起一股恼恨和惊茫。

    高邈的脸色一片灰败,丰城伯倒退了几步,满脸不可思议,犹挣扎道:“你……你早知道?!你一直隐忍至今?”

    何容琛淡淡道:“不如此,怎能诱你们全出。”

    自前朝起,势力那样大,勾结那样广,牵一发而动全身,他们仗此胡作非为,她却要以足够的耐心,压抑仇恨,静待时机。

    让禁卫军扮成陈留王的刺客,本来也只是障眼法,引诱他们生疑、继而亮出底牌,故意让他们戳穿而已。

    何道庚站在群臣中,身形有点摇摇欲坠。其实那日他被传入长生殿,没想到堂妹突然提起了互市之乱,他措手不及,唯有妥协,答应调集四方兵力,全力剿灭叛臣,以此将功折过。

    所以今天,他的堂妹站在神坛上,终还是给了何家最后一次颜面。

    但他知道,不会再有下一次了。

    随着何容琛一声令下,雷霆再次降下人间,轰鸣霹雳和灼目闪电在云层间怒号。有心虚之人股间颤颤,这雷霆从未有如此万钧之势,让人发自心间的恐惧。

    谢令鸢星气都掉了两格,她振臂惊呼:“神明显灵了!皇皇帝天、列祖列宗……以雷鸣降旨,诛叛臣,杀逆贼,讨公道!”心中暗给自己比了个赞,果然演技从未退步。

    这来自天意震怒的雷声,仿佛唤醒了所有的人,四面八方的喊声,如潮水般层叠而至,蔓延向无边天际——

    “杀逆贼!”

    “讨公道!”

    图穷匕见,以血偿债。禁卫军保护着混乱的群臣退入祭殿,叛军与何道庚调来的援军交战,在圜丘神坛前,在社稷神明的眼前,仿佛人间命运的搏斗厮杀。

    何容琛没有退入内殿,站在圜丘高台上,迎着风雷,心中想:‘萧道轩!你要是看得见,就保佑你儿子,让海晏河清,让天地复明,让乾坤正道,让人间开太平!’

    杀声在天地间回荡,伴随着惊雷撼动,低沉的黑云终于挤出了水,畅快淋漓洒落人间。

    血流漂橹,时光随血迹一道被雨水冲走。

    临近傍晚,交战两军胜负已明,叛军逐渐势颓,却仍如困兽之争。

    谢令鸢站在雨中,眺望这一幕,心想,如今……也算是能报仇了吧。

    先帝时,这些桂党,因与柳贤妃的父兄曾为袍泽,在柳氏父兄战死后,便以她家人自居。而柳氏在宫中,背后须有靠山,也就同桂党勾结。受他们撺掇,野心膨胀,毒死皇长子,嫁祸郦贵妃。

    还有正月之祸……用前朝事动摇后宫,用后宫事倒逼前朝,弄垮先帝扶持的局面。其实倒不是因为手段多高超,只是因为人品更低劣。

    如今,那些墙外笙歌、雨夜惊梦的历史,褪去了惊心动魄的色彩,却更激荡人心。

    雨水成串,缓缓沿着屋檐的雕甍落下,仿佛洗涤人间。

    连雨也承认,这是畅快的复仇。

    为大皇子。为顾奉仪。为郦贵妃。为先帝。为苏廷楷。为郦清悟。为宋逸修。为萧怀瑾。还有很多很多,无形中被改变了命运的,天下万民。

    黑云缓缓移开一丝缝隙,金光徐徐透出,洒落人间。

    雨势渐歇,谢令鸢微微闭上眼,心想,该回宫了。

    第一百六十二章

    傍晚的雨水冲刷尽了人间罪恶, 圜丘台上的五方燎炉重新点亮,天火高高跃起, 在雨中腾燃不熄。

    兴许是援军的强势, 兴许是人心的动荡, 经历了几个时辰的厮杀,胜负已然分明。

    站在血泊中, 高邈提着剑, 雨水沿着剑尖滴滴滑落。他抬头望向天坛, 眼睛里映出燎炉中的天火, 以及站在天坛上最接近神灵的监国太后。

    他得势了一辈子, 扳倒过那么多政敌,却没想到陷入她的圈套, 落得如此绝境。

    他怎能甘心!

    可其他叛臣已经死的死, 诛的诛, 只剩他和赵盛德、长宁伯几人。剩下的叛军见家主死了,大势已去,上苍似乎也在发怒, 军心逐渐涣散, 有一些投降了, 有一些还在负隅顽抗。

    这场兵乱, 及至入了夜才方得初定, 天地间回荡着铮鸣的余响,丝丝渗透着徐徐凉意。

    长安城的消息迟迟未至,高邈明白, 他们已成孤军,是他们赌输了。

    悔耶?不悔耶?都已经是说不清了。

    何道庚调来的士兵缴了叛军的兵械后,开始清理战场,祭坛被血和雨水冲刷过,竟有了几分光明厮杀黑暗过后的宁静与巍峨。

    何容琛正要进祭殿,迈出一步时,忽然回首。

    她的衣裳发丝已经被雨水浸湿,长长的睫羽掩映着如水的眸色,半晌,对谢令鸢淡淡一笑:“谢谢你。”

    她这些年抽丝剥茧,已经逐渐接近了那个真相。但当最终听说大理寺审讯杨犒,才坐实了她的推测。

    留下多少罪恶,在时光中。

    可却一时忘了那时的心情。

    逝去故人毕竟一别多年,藏在长河里的痛楚也已经被尘埃掩埋。只要风没有卷起这尘埃,吹露其下的白骨,就可以一直埋葬在心底。

    而她心中的风,早已经止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