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6b2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张居正 > 第149章
    王篆本想拍马屁,却没料到招来申斥,好在他脸皮厚,竟嘿嘿地干笑着掩饰尴尬。

    “外头都有何舆情?”张居正又问。

    王篆回答:“手下人的访单都还没有送上来,卑职来之前已经吩咐,一有密报,直接送来这里。”

    王篆手下有一帮便衣耳目,专门察访京师各色人等动静,虽不及冯保掌握的东厂权势大,眼线广,却也让京师官绅大户感到莫大威胁。冯保的东厂本是直接为皇上服务,盖因皇上小,

    张居正实际上总摄朝纲,再加上与冯保打得火热,所以,本来只有皇上一人才能览阅的东厂访单密札,冯保也会送一份给他。正因为控制了两条暗线,京城百官的一举一动都在张居正的掌握之中。

    王篆接着说:“这场大火把参加公祭的官员们都吓蒙了。死的、伤的不说,侥幸逃出来的,

    也都成了惊弓之鸟。”

    “魏学曾呢?”

    “他烧得伤势不轻,听说他一连从火堆抢出了六个人,烟熏火燎晕倒过去,兵士用水把他浇醒了。他仍不肯走,坚持要和兵士们一起救火。他胡子烧光了,脸上尽是大水泡。”

    “魏学曾这个人,与王希烈不可同日而语。”张居正心中很是欣赏魏学曾这股子敢作敢为的英雄侠气。

    “杨博、葛守礼等,都称赞魏学曾是一条汉子。”王篆随话搭话。

    “魏学曾现在何处?”

    “在家里,杨博老找来太医给他疗伤。不过,听说他家门口,已经有了一队锦衣卫。”

    “啊?”张居正大吃一惊。

    锦衣卫同东厂一样,也是直接归皇上掌管。既然锦衣卫已出动,就证明皇上已知道此事,他

    猜想皇上一定是听了冯保的话要严惩肇事者了。于是又问:

    “王希烈呢?”

    “他的伤势不重,但听说他得了惊吓症,在家又哭又笑。”

    “他家门口有锦衣卫吗?”

    “有,”王篆眨眨眼睛,讨好地说,“首辅,锦衣卫出动,皇上圣意已是十分明朗。”

    “唔,”张居正点点头,深思着说,“今天这场火,发得有些蹊跷,果真是触怒天意?”、

    “京城秋燥,连狗鼻子都干得流血。何况那些布扎纸糊的冥器,溅上一个火星子,立刻就有燎原之势。”

    “究竟是何原因发火,介东,你务必调查清楚。”

    “是。”

    两人正说话时,司阍又报外头有人要见王篆。王篆出去片刻回来,激动得脸色通红,嚷道:

    “首辅,王希烈死了。”

    “怎么死的?”张居正惊问。

    “悬梁自尽,这是卑职手下人刚刚得到的消息,”王篆轻蔑地说,“这个脓包,一看锦衣卫封了门,就知道自己罪责难逃,与其送进三法司谳狱问罪,倒不如自我了结。”

    张居正答道:“自作孽,不可活。介东,关于这场火灾始末情由,你连夜写一个折子,明天

    一早送来内阁,转奏皇上。”

    “卑职遵命。”

    王篆欠身回答。按理说他应起身告辞,但他磨磨蹭蹭就是不挪步。

    “你还有事吗?”张居正问。

    “有。”王篆伸头朝门外看了看,压低声音说,“昨天,我去了一趟积香庐。”

    “啊?”张居正这才记起在积香庐里养病的玉娘,忙问道,“玉娘现在怎样了?”

    “她的眼睛可以模模糊糊地看点东西了。”

    “很好,”张居正眼前浮现出玉娘美丽的倩影,一种温情油然而生,他叮嘱道,“还得加紧

    治疗,争取早日康复。《诗经》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玉娘虽有巧笑,但盼盼美目

    还得假以时日啊。”

    “首辅说得是,”王篆随声附和,又道,“玉娘让卑职带信,她想见你。”

    “是吗?”张居正微微一笑,“等忙过了这阵子再说吧,你转告她,这些时要静心养病。”

    “是。”

    王篆准备退下,张居正又喊住他,问道:“介东,听说蒋二旺关在刑部大牢,一天到晚喊冤枉。你说,应如何处置他?”

    王篆早就知道张居正已铁定了心惩处贪墨。蒋二旺是一个突破口,紧接着是杨用成,后面不知道还要牵出多大一串呢。他虽内心深处同情蒋二旺,但此刻却狠着心说:

    “他喊什么冤枉?两个空额吃了五年,这是铁证如山的事。他虽然是卑职属下,但卑职不护短,建议首辅给他严惩。”

    “好一个介东,秉公为国,不徇私情,这才是循吏!”张居正称赞了一句,接着说,“上次我已讲过,你做得好,就给你升官。我说到做到,这次京察,两京官员调动较大,我准备向皇上推荐你去扬州担任操江御史,你意下如何?”

    操江御史管理漕运,与同样开府扬州的江淮盐运使都是最令人眼热的衙门。操江御史三品衔,这样王篆不但官升一级,还得到了一个肥差。他虽然心中狂喜不己,嘴里却说道:

    “卑职在京城,旦夕都能得到首辅指教,这一下去得远了,岂不空落得慌?”

    “这岂是大丈夫说的话,没出息!”

    张居正善意地骂了一句,挥挥手让王篆退下。他起身走到书案前,打开搁在案上的一个卷宗,取出一张纸来,上面写了二十几个人名,都是两京各衙门三品以上大臣——他准备向皇上

    建议提拔或降黜的人。此刻,他又浏览一遍:

    刑部右侍郎曹金改任陕西巡抚

    礼部左侍郎王希烈改任南京国子监监事

    吏部左侍郎魏学曾改任四川巡抚

    礼部右侍郎毕昭改任山西巡抚

    都察院右都御史蒋孔苏改任江西监察御史

    兵部右侍郎粟承禄改任南京户部右侍郎

    刑部左侍郎刘一儒改任吏部左侍郎

    户部右侍郎陈瓒改任左侍郎

    户部左侍郎郭朝宾总督天下仓场

    南京户部右侍郎李晋改任云南巡抚

    湖南按察使李义河升任都察院右都御史

    江西巡抚潘季驯升任工部左侍郎

    湖北巡抚汪伯昆升任兵部右侍郎

    看罢这张名单,张居正提笔勾去了王希烈的名字,又在魏学曾名下改为“改任南京都察院右

    都御史”字样。他正准备就这份名单给皇上写一份密帖,游七敲门进来禀道:

    “老爷,您的亲家刘大人来了。”

    “人呢?”

    “在花厅里。”

    张居正起身到花厅相见,刚一落座,他就笑着说:“孟真,怎么这么长时间不来过从?”

    自张居正出任首辅,几乎所有湖北老乡都登门恭贺,唯独刘一儒没来过。此时刘一儒答道:

    “您初登首辅,政事千头万绪,卑职不便前来打搅。”

    “亲戚之间,不必过于拘礼。”

    张居正温和地责备,接着问了一些女儿女婿的家常话。张居正闭口不谈今日的大火,刘一儒

    更不肯有片语关涉。扯过闲话,刘一儒吩咐随从家人拎了一个锦匣进来,说道:“先生致位宰辅,实在是可喜可贺的一件大事,我一时想不到如何表达心意。前些时逛琉璃厂骨董铺,

    看到这件东西,就把它买下了,不知先生喜不喜欢。”说着解开丝带,从锦匣里小心翼翼捧出一只尺五大小的钵盂。张居正饶有兴趣的上前观看,这只钵盂乃阳羡砂制品,用为水注。钵盂两边之耳,左缀一绿菱角,右缀一浅红荔枝,两者之间,又缀了一枝淡黄如意。底盘上是两只缠绕着的黑螭龙虎。四爪伸开,恰成钵盂的四足。虎腹上镌有“熙宁二年”四字,原来是宋朝旧物。细看这些饰物,无不各肖其形,栩栩如生。按年代推断,熙宁二年距今也有五百多年历史了,这只钵盂却保存完好,没有一点损伤。

    “唔,这是宝物,亏你孟真觅到。”张居正赞赏地说,“我早就订下规矩,礼物一概拒收,

    但这次我破例收下。”

    刘一儒谢过,接着说:“卑职还有一事相求。”

    “请讲。”

    “这次京察,卑职想离开刑部。”

    张居正仿佛已经料到刘一儒会提出这个请求,说道:“孟真,听说那天在童立本家门前,魏学曾指名道姓把你鄙夷一通。顺便把我和王之诰都捎上了。”

    “实有其事。”刘一儒回答,“刑部里头,告若是堂官,我是佐贰,确实有些不妥。”

    “这事你不说,仆也寻思要动一动。告若从南京调来出掌刑部,虽然是我的主意,但他的资历名望,却是朝廷上下一致首肯的。你这佐贰官,也不是我的裙带关系当上去的,这一点,我不怕外人议论。我担心的是两个亲家同处一部,遇事推让都当好好先生,于公于私都不利。我本来就想趁这次京察调动你的职务。今天你来得正好,我要当面征询你的意见,京城各衙门,这次京察会空出很多位子,不知你愿意去哪里。”

    一听这话,刘一儒心中猛地一紧。外头都说张居正借京察排除异己,他现在露嘴说出“会空出许多位子”,可见传言不谬。联想到这些时京城风风雨雨,他脱口说道:

    “我愿意去南京。”

    “南京?你愿意去南京?”张居正怀疑听错了,连声问道。

    “是的,我愿意去南京。”刘一儒显然已经考虑成熟,从容说道,“在自陈的折子中,卑职

    已将担任刑部左侍郎两年来的过错得失向皇上陈述明白,并恳请皇上降黜使用。今天来找你

    ,是想再次向首辅表明心迹,卑职真的愿意到南京,任一闲职足矣。”

    刘一儒说得恳切,张居正心中升起一丝不快,怏怏说道:“我还准备举荐你去吏部接替魏学曾,看来只得作罢。”刘一儒见目的已经达到,再呆下去恐节外生枝,遂起身告辞。望着他离去的背景,张居正心中忖道:“这个刘一儒,毕竟也是清流作风。”一眼瞥见刘一儒留在案上的那只骨董,喊过游七说道:“你看看这究竟是个什么物件,缀上的这四件东西,不伦不类,八不相挨,也不知是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