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6b2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 第330章 兵力不足恐惧症?
    “快到了啊,届时与天下英豪共图大事,定可讨灭董贼!”

    一身戎装的刘备闻言,忍不住在战车上站了起来,眺望着远处,希望能够看到盟军汇聚之处。

    只是与刘备对于抵达会盟地点的期待不同,李基将手中的地图收了起来之余,目光却是忍不住往着战车之后的大军扫去。

    这一辆矗立着“刘”字大纛的战车左右是关羽所率领的三千刀斧夷军所护卫,再后方则是足足一万精锐步卒正列阵而行,眼神锐利,杀意凛然。

    除此之外,大军左右则是赵云与张飞各自率领的三千骑兵缓缓而行,以作侧翼随时掩护或出击。

    其中,李基相对陌生的,便是关羽所率领的刀斧夷军。

    这乃是关羽坐镇夷洲期间,自汉人、山越、夷人之中挑选了大量健卒依据着曾经在富春山与山越作战的经验,历经了两三年的时间所训练而成的亲军。

    一手持着夷洲夷民所编制的特殊夷藤盾,这种盾牌轻便之余还尤为坚韧,面对利器劈砍刺击的抵挡效果都极强,就是对钝物防御相对弱小,且尤怕火烧。

    而除了夷藤盾之外,这种刀斧夷军身上还会携带着一把铁斧与朴刀进行近身劈砍,以及三把小石斧进行中程投掷。

    对于这一支关羽所训练而出的刀斧夷军在平原战场上所能发挥的效果,李基尚且不太确定。

    不过若是山林地形作战,又或者是城内难以摆出阵型的巷战,这刀斧夷军的杀伤力定然相当不凡。

    在夏侯博需要留在吴郡维系锦衣司运转的情况下,如今则是由这一支刀斧夷军充当刘备与李基的亲卫。

    ‘此大军,可谓雄壮矣……’

    ‘除了董卓之外,此刻天下恐怕再难有如此多精锐兵卒的诸侯!’

    而就在李基心中由衷地发出着如此感叹之时,刘备忽然有些忧心忡忡地开口道。

    “子坤,你说仅仅带两万兵马,兵力上会不会显得有些不足?”

    李基忍不住扭头诧异地看了刘备一眼。

    两万……有些不足?

    主公,你什么时候患上的兵力不足恐惧症?

    与原轨迹之中当个光杆司令的刘备仅仅带着两个义弟就跑来会盟相比,两万……大体已经够了吧?

    再者,这可是两万精锐,正面野战就算是面对四万郡兵都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做到击而溃之。

    只是李基那略微怪异的眼神,却是让刘备有些不解地摸了摸自己的脸庞,问道。

    “子坤,可是有甚问题。”

    “主公,此番我等乃是前去会盟讨董,两万大军已然足够了。”李基答道。

    刘备犹豫了一下,缓缓地说出着心中的想法,道。

    “备只是觉得大汉将倾,便有董卓如此国贼现世,名为相国,野心实则直指帝位!若不是以雷霆之势讨伐之,随着汉室威严日降,他日不知又将会有多少人胆敢称王称帝也。”

    “因此,其实备之所想的,乃是调集治下五万大军北上讨董,而不是仅仅只带两万人。”

    说到最后之时,刘备看向李基的目光还多了几分眼巴巴的感觉,仿佛是希望能够得到李基的认可与应允。

    对此,李基那温润儒雅的表情都忍不住略微抽了抽。

    ‘就算如今是我李某人当家,但主公也不能这么财大气粗啊……’

    在完成了对刘备治下的军制改革,初见成效的地方便是在于所能调动的兵力之数几乎是瞬间暴涨。

    军户之数,便代表着刘备所能随时调动的兵力之数。

    在吴郡与会稽郡持续了近五年的流民安置下,两郡之地的人口数量已经突破了三百万之多,这个数字已经接近黄巾之乱前整个扬州的人口数量。

    因此,即便是在留下一定的兵力守境的情况下,刘备治下如今轻轻松松就能调动超过五万的兵力是完全没问题的。

    只是,且不说李基将大量兵力留在吴郡是另有用处,更重要的是,若是刘备以一郡之地领着五万精锐出来晃悠。

    恐怕此番会盟心怀野心的关东诸侯,即刻便会将刘备视作仅次于董卓的威胁。

    所以,该带多少兵力,所需要斟酌的不仅仅是讨董的问题,还需要考量盟军内部的反应。

    而如今刘备再度重提此事,实乃是明白借着海船运兵的便利性,即便是再度从吴郡之中调动大军也尚且来得及。

    <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div>

    “主公可闻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李基低声地提醒了一句。

    让依然沉浸在天下英豪齐聚讨伐国贼的感慨与激动之中的刘备,神色微微一顿,与李基那无言的默契,刘备瞬间就明白了李基所指。

    “子坤是说,若是备所率兵马数量与精锐力压众诸侯,众诸侯很可能反而会不顾董贼先暗害于备?”

    “主公,乱世已至。”

    李基悠悠地叹息了一声,提醒着刘备及时转变心态。

    这不是可能,而是必然会先暗害自己人!

    原轨迹之中的孙坚,便是没有及时转变心态,以为汉律尚存,以至于被后方的袁术断了军粮,险些全军覆灭。

    此刻趁着这个机会,李基温声地开口道。

    “主公,在前方会盟之地等着你的,并非俱是志同道合,一心只想复兴汉室者!”

    “其中绝不乏董贼之流,只是他们尚且没有董贼的机遇与兵力,方才会盟于此,图谋趁着讨董而捞取名望与利益罢了。”

    此刻,刘备脸上原本所浮现的期待之色已然尽数收敛了下去,深思了一阵后,朝着李基拱手道。

    “幸得子坤提醒,否则备大意未察之下,恐被他人所害亦是一无所知。”

    李基谦逊地答道。“辅助主公,乃臣下之责,不敢言功也。”

    旋即,刘备没有继续开口,而是微微拧着眉地坐了下来,缓缓调整着自己的心态。

    乱世……已至!

    汉室衰败亦已成定局。

    ‘如何复兴汉室,方才备如今所该虑该行之事……’

    刘备的眼中仅仅是闪过了一丝迷茫,取而代之的便是彻底的坚定。

    良久后,刘备低声地询问道。

    “既然如此,子坤认为抵达酸枣会盟之地后,备该如何行事?”

    李基笑了笑,开口道。

    “无他,引众诸侯之力讨董为首要之事,其次便是主公或不宜木秀于林,但却亦该广交四方诸侯,使主公之名闻达诸侯耳中。”

    “备有些虑于未能使众诸侯正眼相看也。”刘备有些担忧地说道。

    这让李基一时居然分不清刘备此言是在谦逊还是在装,刘备身为汉室宗亲之余,还是手握两万精兵的一方郡守,又有仁德贤名传于中原四五年之久。

    这可与原轨迹之中,那个仅是白身的落魄汉室宗亲刘备不同。

    此刻手握重兵且仁德之名广传的汉室宗亲刘备不去鄙夷其余小诸侯,便已经算得上礼贤下士了,还需要担心其余不被其余诸侯正眼相看。

    不过,李基打量着眼前依然还未到而立之年的刘备,骤然却是有些反应过来了。

    说到底,刘备在五六年前依然还只是个织席贩履之徒,即便以郡守之位养气五六年,但终究还只是偏安一隅,未有机会真正与一众诸侯会晤,亦没有真正接触过当世顶级世家。

    而仅仅是郡守一职,放眼整个大汉并不算起眼。

    所以,刘备心有几分怀疑,反倒是正常。

    以着通俗一点的话来说,那便是刘备窝在一角默默创业五六年,就未曾挪过窝参与过什么顶级会谈,完全不知道自己如今在当世算是什么档次,暂时还分不清楚自己的地位。

    只是李基看得却是相当的清楚,假如是在灵帝刘宏在位期间,除非刘备准备造反,否则麾下再如何兵精粮足,也只是个可以任人拿捏的小郡守。

    可如今乱世已至,治下钱粮兵力才是地位的象征,就算刘备仅仅是个郡守也足以雄视四方。

    李基略微沉吟了一阵,感觉与其直接向刘备说明,尚且不如让刘备自行去体会被两万精兵所簇拥的他是何等地位。

    “主公可放心,此去会盟吾会时刻随行主公左右,主公只需依着想法与诸侯们交流便是了。”

    顿时,刘备便感到心中平生出一股底气。

    有李基在左右陪着为自己兜底,那情况自然是大不相同。

    刘备或许有所怀疑自己的地位、名声与魅力,但对于李基反而是信心十足。

    “若是如此,那备便无虑也。届时若是有甚差池之处,还请子坤及时提醒,为备查漏补缺。”刘备开口道。

    李基温和地笑着点了点头,然后朝着前方隐隐可见的黑点指去,道。

    “主公,酸枣会盟之处已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