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6b2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帝师县令 > 帝师县令 第223节
    连忙找了个借口,赵康带着叶红雪赶忙入宫,望着他匆忙离去的背影。

    官员们互相对视一眼,心中同时哼了一声。

    一群马屁精,居然如此不要脸,真是小人行径!与你们同朝为官真是丢脸!

    居然还和我抢着拍马屁,你们能有我拍得舒服?

    一名官员不由得感叹一声:“啧啧,真是没想到,最后将咱们陈相从百官之首挤下来的,居然会是一个如此年轻的后生。”

    “谁说不是呢,关键陈相似乎还很乐意的样子,要我看啊咱们这景国朝堂未来至少三十年,恐怕都要把持在这赵大国师的手中了。”

    他们哪里知道,那陈楷可是知道赵康真实身份的,就算赵康现在在景国如何尊荣又如何?

    将来终究是要回到乾国去的,到时候这景国百官之首的位置不还是他陈相?

    而在这之前,陈楷他巴不得赵康多插手一些景国的政务,务必要在回乾国之前,让景国狠狠发展一大截。

    赵康干活,他陈楷来摘果子,他能不乐意才怪了!

    在这陈楷也想以一个学生旁观者的姿态,去学习赵康的思维方式。

    要论治理天下他自认不差赵康,但在一些细枝末节上,他又不得不承认,赵康是要强过他的。

    官员们由衷的感叹着,一人冷不丁道:“恐怕还不止呢,知道咱们这赵国师这段时间都住在哪吗?”

    “哪?”

    哪官员呵呵道:“叶大人的府上,恐怕要不了多久,咱们这景国第一美人就要被赵国师抱得美人归了。”

    “我去,真的假的?不能吧!”众人震惊。

    放出消息的官员哼一声:“不能?所以说你们的消息还是不太灵通啊。据本官所知,在赵国师还没上任礼部左侍郎之前,他就住在叶大人府上了。”

    “两人天天成双入对的,你看叶大人瞧赵龙的眼神,那叫一个温柔。我是过来人,错不了的!这眼神我见得多了,以前咱也是无数千金小姐的心头好啊!”

    “得了吧您,要是被家里母老虎听了去,今晚还不给你一脚踹下床?”有人打趣道。

    官员顿时恼羞成怒:“开什么玩笑,老夫在家中向来说一不二,谁敢和我大小声!”

    “我信了我信了,走走上朝了!”

    朝会。

    吴如龙显然精神头很好,脸上的笑容就没有减过,昨天他哪也没去,就泡在国库里,和户部的官员一同盘点赵康带回来的两千五百万赔偿款,就来上朝的路上那眼睛里看啥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望着下方位居左侧首位的赵康,他和蔼笑道:“赵爱卿,休息的可好?可不能累坏了身子啊!不然可是我大景的损失!”

    赵康哭笑不得,别人也就算了,你一个皇帝怎么也这样?

    先前的一众官员,点着头。瞧见没有,大方向是对的,连陛下都在拍马屁!

    赵康拱手道:“谢陛下关心,微臣身体无恙,陛下臣有事禀告。”

    “哦?国师请直说!”一听赵康有事情,吴如龙坐直了身子。

    太子吴观海,宰相陈楷等大臣也都纷纷竖起了耳朵,他们都明白,赵康一般不轻易说事情。

    但只要开口那必然就不简单。

    赵康轻声道:“陛下,景国武夫众多,军队之人也多有习武之人,臣以为应当整合一群实力强大的武夫,组建一支新军,以便将来战时使用。”

    兵部尚书略微沉思:“国师说的是什么样的新军?以武人组建军队,我们已经有陷阵士了。”

    赵康听闻摇了摇头道:“我说的不是陷阵士,陷阵士固然强大,上了战场更可以说士所向披靡,但是这终究是正面战场,我说的是穿插到敌后的军队。”

    “这支军队活动的战场乃是敌人后方,探查敌情、绘制军事图、断敌补给,必要时候甚至进行对敌最高指挥官进行斩首行动。”

    “让敌军不战自溃,未战先败!”

    听到他的话,众官员一阵哗然,陈楷思索着,道:“国师您说的这不对和斥候很像。二者是同一兵种?”

    赵康笑:“有共同之处,但却不尽然,我叫他特种部队,特种兵可以是斥候,但斥候却成不了特种兵。”

    吴如龙忙道:“国师继续说。”

    赵康当下说着前世特种军人的种种优点和作战方式,景国尚武成风,如果用武夫来组建出一支敌后作战的特种部队。

    那简直不要太过强大,景国的武夫具备成为特种兵的素质,缺少的就是作战意识和军事素养。

    这方面赵康也帮不到什么,但是他可以提供一个方向和思路。

    比如让军队在培养斥候的方向上再加强。

    这是他在乾国的时候就有的思路和想法,但一直没有机会实施,同时要在乾国找到这样一批能够成为特种兵的武夫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但在景国却不然,他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第三百零九章 龙武卒

    而在前世封建朝代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人组建了一批堪称特种兵的军队。

    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魏武卒。

    简直可以说是战场绞肉机,创建人吴起用它暴打了同时期的大部分对手,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平”的恐怖战绩,以至于其余国家纷纷模仿。

    导致当时的战国七雄出现一批又一批的可怕军队,魏武卒、齐技击以及最强的秦锐士,赵边骑等等。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齐之技击不可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遇秦之锐士。

    以景国的优势,完全可以建立一支强大的特种部队。

    听赵康一一说完,兵部尚书眼前一亮,忙道:“陛下,臣以为,国师所言可以一试。”

    “臣也附议!”

    陈楷捻须而笑看着赵康满脸佩服:“在下本以为,国师只是外交民生一事出类拔萃,不曾想建军议兵造诣竟也如此高深。让敌未战先败的战略目光更是让在下自叹弗如啊!”

    “丞相谦虚了,在下不过是提供一些建议,真正如何施行还是得靠诸位大人。”赵康谦逊一笑。

    朝堂之上一片君臣相和将相同心的景象,让身为景帝的吴如龙心中快意时分。

    有此朝臣何愁景国不兴盛?

    当即,吴如龙打定主意:“国师接旨!”

    赵康无奈,这又是要让自己出力了,当下走出来道:“臣接旨。”

    “着你立即组建新军,国内各军统一听候国师调度,所有人务必倾力配合,不得有误。”

    “臣接旨,不过陛下,臣有一事。”赵康道。

    吴如龙道:“国师请说。”

    “新军一旦组建必为景国机密,臣以为当由一雄才大略之人统领,臣建议由太子殿下掌管此军,骑兵统领高渊担任主将。”

    吴观海诧异,没想到赵康会将他推出来,武将中高渊也是一脸欣喜。

    景国之中骑兵不过四万,更多的是步兵,他虽然是骑兵统领,但真说起来也就是个四品武将,没想到赵康居然会给他这么一个好差事。

    内心那叫一个感激。

    他也是知道赵康身份的,心道:“这乾国国师够意思,没忘了我老高!”

    吴如龙看了看自己儿子又望向高渊,笑道:“你二人可有异议?”

    吴观海沉声道:“儿臣必不负父皇与国师厚望!”

    高渊更是跪了下来:“愿为大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那便以国师所言,太子执掌新军,高渊擢升为新军统帅,授龙武将军衔,秩从正三品,新军号——”

    吴如龙顿了顿,才道:“龙武卒!”

    高渊狂喜,头重重磕地:“高渊叩谢皇恩!”

    龙武将军,品秩正三,这可就不是什么杂号将军可以比拟的了。

    他原本虽然统领两万骑兵但也就是个四品骑都尉,在军中有的是人压在他头上。

    但现在晋升为龙武将军,军中比他官职大的除了护国公徐宁之外,也就只有一只手,可以真正说是飞黄腾达了!

    起身时,高渊忍不住看了赵康一眼,满是感恩。

    赵康轻轻点头,若非高渊在金林关追击一战神兵天降,他恐怕尸体都臭了,这也算是小小的报恩了。

    不少官员眼睛都红了,心中那叫一个羡慕嫉妒,纷纷眼热地看着赵康。

    希望这新国师也能给自己一个机会。

    不过可惜的是,直到朝会散去,赵康也没有再开口说什么,让这些人大感惋惜。

    ……

    “国师,我敬您一杯,以后有事情您只管知会一声!”

    高渊府上,他拿着酒杯满是感激,身边是他的妻子。

    下了朝他就拉着赵康回到府上,必须要好好感谢一下赵康。

    女子也端着酒杯道:“全凭国师青睐,妾身夫君才得以高位,妾身也敬国师一杯。”

    “两位客气了,高将军能力出众,我不过是向陛下举贤罢了。”

    三人同饮一杯,高渊也没有遮遮掩掩而是开门见山道:“国师,练兵这种事情,我还算略懂一二,但您说的这个特种新军,却是一窍不通,可否请您指点一二?”

    这才是他邀请赵康的真实目的,毕竟赵康说的新军有些复杂,他又没有接触过,因此现在有点像是无头苍蝇。

    赵康笑道:“莫急,这事儿我已经给你们想好了,等太子殿下来,再一同说便是。”

    说曹操曹操就到,高渊府上的管家连忙来汇报,说是太子到了。

    高原连忙起身和赵康一同迎接。

    “国师,高将军,抱歉抱歉来晚了,父皇拉着我谈了些事情。”

    吴观海笑道,高渊的妻子识趣的退下。

    见吴观海来了,赵康就从怀中拿出一沓他之前写好的新军操练策略,大多都是些理论。

    “殿下,高将军,这是我写的新军建立的方案,等到徐国公回来之后你们两人可以和他多请教请教。”

    赵康道:“正所谓兵在精而不在多,特种兵也是如此。我想特种兵的人选可以从陷阵士当中选取,挑选陷阵士当中的什长构成建制。”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