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填完记录基本信息的纸卷,将纸卷交给学堂先生,君既明同这一组的其余四人一道,进入学堂,取到了等候谈话的房间。

    房间里已经有一组人在等候了。

    正中间那位,前天他在春水楼见到过,正是桂家的小少爷,他不知道这位小少爷的名字,但知不知道似乎没有区别。

    这组人中,大部分人都拥簇在小少爷身边,最边上孤零零坐了一个人,在慢悠悠的倒茶。

    君既明见到他,不由得眼前一亮!

    是在春水楼中,和桂家小少爷同行的那人!

    这可真是……

    有缘分啊。

    与君既明同组的四人走向了桂小山,试图同桂小山搭话。唯独君既明另辟蹊径,在独自倒茶的少年身边坐下,“我是君既明,请问这位兄台怎么称呼?”

    “舒徊。”

    好看的墨眉微扬,舒徊温声道:“你也是来参加学堂考试的么?”

    这是一句废话。

    但君既明认真回答道:“对。”

    舒徊将没动过的茶杯朝着他的方向推了推,另外还有一小碟已经剥好的干果,“是学堂准备给等候的考生的。”

    他借花献佛。

    君既明笑了笑:“谢谢。”

    说罢,两人好一阵互相对视,相顾无言。

    君既明主动说道:“称呼舒兄有些疏远了……”

    他话音未落,舒徊立刻道:“你可以称呼我为阿徊,你的生辰在什么时候?”

    “十月初七。”君既明说道,“我今年十二岁。”

    舒徊笑道:“我也是十二岁!只不过,我的生辰在十月末尾了。”

    君既明有些惊讶:“我竟然比你大!”

    “没错。”舒徊弯眼,“既明哥哥,请多指教了。”

    听到舒徊的话,君既明瞬时恍惚,“我们从前是不是见过?”

    自从前日春水楼匆匆一瞥,君既明心中连绵不绝的空落感、总想觉得自己有东西丢了的感觉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未有过一般。

    舒徊道:“许是我们前世有缘分。”

    此处人多耳杂,等有机会单独相处时再说神秘声音的事……

    舒徊推了推干果碟。

    君既明若有所思。

    【你要小心。】

    烦人的神秘声音又出现了,君既明没有理他,但是这声音自顾自说道:【这人莫名其妙和你搭讪,说不定酝酿着阴谋诡计。】

    君既明好笑:【是我先和他搭话的。】

    神秘声音反驳道:【他太热情了。】

    【没听到么?】君既明淡淡道,【我和他前世有缘分。】

    神秘声音:【……?】

    那不是说的或许吗!

    虽然他们是一起组队进来的,确实说得上前世有缘分就是了……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你身上可是有宝贝的。】神秘声音一时理屈,闭口不言了一小会,又找到了说法。

    【宝贝?】

    【没错!】神秘声音说道,【你在山洞里捡到的吊坠可不一般——你知不知道它的来历!】

    应该是不知道吧。

    神秘声音正在畅想君既明求自己告诉他的情形,却听到了意料之外的回答:

    【我知道。】

    【啊?】

    君既明淡淡说道:【他就是预言中的剑吧。】

    分明说着石破天惊的消息,他的脸色却一点都没变,甚至能一心二用听舒徊介绍学堂的情形,并朝他含笑点头。

    除了舒徊,没人发现他的不对劲。

    ……他还在和别人聊天。

    舒徊暗自想到。

    是谁?

    此处没有别人了……

    君既明也听得见神秘声音的可能性上涨了许多。

    【你知道?!】神秘声音拔高音调,【你怎么会知道!】

    它口不择言:【那只是个破烂吊坠啊!】

    君既明否认,【那是我的剑。】

    不是什么破烂吊坠。

    他亦不关心预言。

    他的剑只能是他自己的。

    神秘声音沉默了一会,说道:【很多人都想要这柄剑。】

    【所以呢?】君既明道,【我不会给的。】

    神秘声音说道:【那么你和所有想要这柄剑的人都站在了对立面,而你的身份,你如今有什么身份?】

    君既明奇怪:【不管我是什么身份,都不影响我拔剑。想要夺剑,我随时奉陪。】

    神秘声音:【……】

    它又消失匿迹了。

    “既明哥哥。”

    君既明回神:“嗯?”

    舒徊已经起身了,“我要去先生那里参加考核了,我们学堂见。”

    君既明愉快道:“学堂见。”

    他看着舒徊起身离开,那位不知道姓名的桂家小少爷紧跟舒徊的步伐离开,连带着他们组的其余三个人一起走了。

    送走一组人,等候的房间内又迎来了下一组候场的考生。

    君既明吃着果碟内的干果,心绪恢复平静,没有主动去同其他人寒暄,除非他们主动找过来,君既明才会礼节性的回复。

    所谓学堂先生的面谈,比想象中的轻松简单许多。先生们并没有提问晦涩难懂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大家能够回答上来的,比起学识,重在修养。

    在每一组结束面谈后,先生们当场就宣布了这一组的过关情况。

    君既明这一组有两位学生过了。